陆杰华: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养老服务

新京报讯(记者徐彦琳)“对于城乡间的养老资源失衡,要重点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养老服务 。”12月20日,京津冀养老协同发展研讨会在三河市举办。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陆杰华分享了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对于区域养老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思考。

目前,我国处于少子化、老龄化以及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之下养老服务 。特别是从2022年开始,人口发展处于前所未有的重大转变期,并将进入持续的、难以逆转且进程加快的人口负增长时代。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天津是京津冀中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其次是河北。“我们要感谢外来劳动力稀释了的老龄化程度,目前的老龄化程度仍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陆杰华提到。

党的十九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养老服务 。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程,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以京津冀为例,因为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养老服务方面的资源和质量也相对较好。而实现区域均等化的进程,是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底线需求。在这样的变化下,我们不仅要考虑的老年人,还要考虑养老服务关乎的三亿老年人群体能不能共享发展的成果。”陆杰华表示。

陆杰华: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strong></p>
<p>养老服务
</strong>,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养老服务

陆杰华分享了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对于区域养老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思考养老服务

立足于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陆杰华指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包括六个方面的内涵,即更加丰富、更好质量、更高层次、更加便捷、更低成本、更加可及养老服务 。主要目标在于构建覆盖全民的普惠性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陆杰华观察到,目前促进共同富裕目标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有一些关键性制约因素养老服务 。如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备,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不足,保障水平和结构设计有待优化;养老服务的多元主体权责边界不清,共建共享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道路待明晰;养老资源调配板块分割,体制机制碎片化,综合性养老服务模式有待探索;养老产业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要素进入积极性趋弱,供给侧提质增效驱动不足;养老资源地区配置失衡,重城市,轻农村,农村成为普惠养老突出的短板等。

面对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诸多问题,基于养老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目标,如何推动养老服务走向高质量?陆杰华分享了五个主要应对思路养老服务

一是,统筹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关系,更加注重健全养老保障体系,以保障促公平养老服务 。“两个方面的关系不处理好,我们很难实现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今天有一千多家的养老驿站,但是我们的品牌化、连锁化明显不够。”

二是,统筹养老服务多元责任主体的关系,更加注重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平衡事业与产业养老服务 。“家庭、市场、、社会的边界是什么?主角是谁?这是我们理清、社会、家庭、企业之间关系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时统筹养老与其他老龄服务的关系,建立养老服务工作协调机制,促进资源整合。

此外,统筹硬件配置与软件建设的关系,更加注重服务质量提升和人才培育,实现精准有效供给养老服务 。“我们的养老硬件跟发达国家差距在缩小,但是软件上差距不小。特别是要关注到特殊人群,失能、孤寡、残疾、高龄失独是我们提高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方面。”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统筹地区、城乡养老的关系,更加注重探索农村养老服务发展道路,促进养老公平养老服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专门提到,要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这句话意义非常大,对于城乡间的养老资源失衡,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纳入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战略中,我们才能真正地促进城乡养老服务更加公平,这是非常长期的任务。”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赵琳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yanglaojiankangwang.cn/post/153.html

友情链接: